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顺陵

顺陵

①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六里陈家村南(唐称洪渎原)。是武则天母杨氏之墓。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后,将其母之墓改称顺陵。陵园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,略呈长方形,四周有围墙,四面各有一门。陵墓位于内城北半部,现高12.6米,底部为方形。墓周有石人、石羊、石狮、独角兽、石马等大批石刻。其中尤以陵墓南门的一对石狮和独角兽雕刻最为生动有力,是唐代造型艺术中的珍品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②唐肃宗子建宁王李倓的陵墓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。倓在代宗时进谥承天皇帝,葬顺陵。

③五代周恭帝柴宗训之陵。在今河南新郑市北。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恭帝纪》: 北宋开宝六年(973),后周恭帝柴宗训 “归葬于世宗庆陵之侧。……陵曰顺陵”。

④即五代南唐李璟墓,在今江苏南京市南四十六里、江宁县 (东山镇) 西南东善乡祖堂山南麓。


(1)在陕西省咸阳市东北18千米的陈家村南(唐时称洪渎原)。为唐女皇武则天母杨氏之墓。杨氏死于唐咸亨元年(670年),当时以王礼埋葬,称墓而未称陵。武则天即位后,永昌元年(689年)追尊其父为忠孝太皇,母为忠孝太后,改墓为明义陵。天授元年(690年)再追尊其父为太祖孝明高皇帝,母为明高皇后,改明义陵为顺陵。唐景云元年(710年)和先天二年(713年),曾两次废除陵的称号,但后人仍习称为顺陵。陵园原分为内外两城,占地110万平方米,略呈长方形。原有两层围墙,均已倒塌,仅存遗址。东西南北各有门,陵墓在内城北半部,现高12.6米,底部为方形,占地约3亩。有石人、石羊、石马、石蹲狮、走狮、石独角兽等约三十多件。陵墓南门走狮和独角兽各一对,体型庞大、雄伟,雕刻生动、有力,是唐代艺术珍品。外城中部原有碑塔寺一座,内立顺陵石碑,为武三思撰文,相王李旦(唐睿宗)书,文字中有许多是用武则天所创造的新字。明嘉靖三十四年(1555年)地震,碑倒碎裂,散失各处,现仅存八块,十分珍贵。今存咸阳博物馆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(2)即五代南唐中主李璟墓。见“南唐二陵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峒长官司

    简称下峒司。明宣德四年(1429)置,属九溪卫。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下洞街。清废。明宣德四年(1429年)置,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两河口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改流。乾隆元年(1736年)改设巡检

  • 新现寨

    即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北新现镇。明置新现寨土舍。

  • 银山县

    隋义宁二年 (618) 置,属资阳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资中县南四十里银山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31银山县: “因县界银山为名。” 唐属资州。北宋乾德五年(867) 废入盘石县。古县名。隋义宁二年(618年)析

  • 双下水

    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韶州府曲江县:双下水“在府西五十里。有两涧合流,因名。南流五十里入于浈水”。

  • 宛城

    在今湖北荆门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荆门州》:古宛城 “在荆门州南六十里。《旧志》: 魏立荆州,理宛城。即此也”。

  • 南岐州

    北魏孝昌二年 (526) 置,治所在固道郡梁泉县 (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凤县及甘肃徽县、两当二县地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改为凤州。北魏孝昌中置,治梁泉县(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)。

  • 欧罗巴州

    即今欧州。为地球七大州之一。《明史·外国传七·意大里亚》: “万历初,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,为 《万国全图》,言天下有五大州。……第二曰欧罗巴州,中凡七十余国,而意大里亚居其一。”

  • 上浦市

    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南二十六里上浦镇。清光绪《上虞县志》卷18引《万历志》:上浦市“在县(旧治丰惠镇)西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汉明堂

    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北十五里西城附近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 载:“初,天子封泰山,泰山东北趾古时有明堂处,处险不敞。上欲治明堂奉高旁,未晓其制度。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。……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,如带图

  • 末鲁孙站

    元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纽伊河下游库契河口附近。元《经世大典》: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“末鲁孙等十五站”。明改莫鲁孙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