郜成侯国
西汉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。东汉省入成武县。
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。钱大昕等以为当作邛成侯国,西汉宣帝元康二年(前64年),封外戚王奉光为邛成侯,置邛成侯国于此。属山阳郡。东汉省入成武县。
西汉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。东汉省入成武县。
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。钱大昕等以为当作邛成侯国,西汉宣帝元康二年(前64年),封外戚王奉光为邛成侯,置邛成侯国于此。属山阳郡。东汉省入成武县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椹县置,属合州。治所在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。大业初废入扇沙县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属南合州。贞观八年 (634) 属雷州。天宝元年 (742)废。古县名。
①北宋置,属雒县。即今四川广汉市东三十里连山镇。②南宋绍兴六年(1136)废连山县置,属连州。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。十八年(1148)复为连山县。在四川省广汉市东部。面积30平方千米。人口2.
唐武德八年 (625) 改辽州置,治所在辽山县 (今山西左权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13仪州: 箕州“因辽山县界箕山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、左权、榆社等县地及河北涉县北部地区。先天元年(712) 改为
明置,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雅州:天险关“在荣经县东北(西南)四十里。据邛崃九折坂之险”。民国《荣经县志》:天险关在“治西四十五里,邛崃关下”。
又名盟津、富平津、武济、陶河。古黄河津渡名。在今河南孟县南、孟津县东北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导河 “又东至于孟津”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武王九年,“东观兵,至于盟津。……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”。
一作毛明安。清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部之一。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十六世孙车根始号所部曰茂明安,原居呼伦贝尔,天聪七年 (1633) 率部归附后金; 子僧格,清康熙三年 (1664) 授札萨克,建一旗。初附牧扎
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南海浪河。源出市西南张广才岭,东北流入牡丹江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是时,邻部虽稍从,孩懒水乌林答部石显尚拒阻不服。攻之,不克。” 即此。清作海兰河。古水名。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海浪
①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8:“长溪在上元县东南六十里,阔五丈。《丹阳记》云:湖熟前有长溪,东承句容县赤山湖水,入于秦淮。”②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四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9长溪县:长溪“在
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沅州:沅水驿在“州城南二里”。
①即今四川铜梁县北之关溅河(安居河)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9合州:大安溪“在铜梁县北二十余里,溪深多鲤,金鳞赤尾”。民国《铜梁县志》卷2:大安溪“一名关溅溪,又曰安居溪。孟知祥王蜀时,改名禁溪。为涪江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