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邠州

邠州

①北魏太和十四年(490)改班州置,治所在定安县(今甘肃宁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县地。二十年(496)改名豳州。

②唐永徽二年(651)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后废。

③唐开元十三年(725)改豳州置,治所在新平县(今陕西彬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、长武、旬邑、永寿四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新平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邠州,属西安府。清雍正三年(1725)升为直隶州。1913年降为邠县。


(1)北魏太和十四年(490年)改班州置,治定安县(今甘肃宁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环县、华池、庆阳、庆城、合水、镇原、宁县、正宁和陕西省吴旗等县市地。二十年改豳州。(2)唐开元十三年(725年)改豳州置,治新平县(今陕西郴县)。属关内道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彬县、长武、旬邑、永寿等县地。明废新平县入州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升为直隶州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彬县、旬邑、淳化、永寿等县地。1913年降本州为邠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回关

    唐末置,在今湖南长沙县东南四十五里。《新唐书·邓处讷传》:“会刘建锋、马殷兵至,攻澧陵,处讷遣邵州豪桀蒋勋、邓继崇率兵三千断龙回关。”即此。在今湖南省长沙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元年(894年),刘

  • 奄蔡国

    又名阿兰。汉西域国名。在康居西北,即今中亚咸海、里海北部草原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安息 “北有奄蔡”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 “其康居西北可二千里,有奄蔡国。控弦者十余万人。与康居同俗。临大泽,无崖,盖北

  • 文侯乡

    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怀庆府》:文侯乡“在阳武县西北二十五里。汉丞相张苍故里”。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北。西汉丞相张苍故里。

  • 金冈山

    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八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广州新会县: “以南海郡之新会、义宁二县置冈州新会郡,以地有金冈以名州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新会县: 金冈山,“其地产金,下有淘金坑,傍皆沃壤,

  • 赵封山

    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8巩县: “ 《志》 云: 宋种茶于此,而封固其地,因名。”

  • 羊场铺

    即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北羊场乡。《清一统志·兴义府》 “在城铺”条下:又有“羊场铺”等皆戍守处。

  • 桔柏江

    亦作吉柏江。指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北之嘉陵江。以桔柏渡 (津) 为名。《旧唐书·玄宗纪》: 天宝十五载 (756) 七月,“壬戌,(上) 次益昌县,渡吉柏江”。《宋史·王全斌传》: 乾德中伐蜀,蜀将

  • 南口戍

    在今湖北麻城市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垂山水 “水之东有南口戍”。

  • 北硖山

    古称夹石山。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,与舒城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桐城县:北硖山在“县北六十里。有两岸相夹如关”。山南有北硖关。

  • 白龙渠

    在今山西孝义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孝义县:白龙渠“在县西二十里白壁关,居民引以溉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