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珊泊
在今安徽萧县西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萧县:朱珊泊“在县西十里。即朱珊渡也”。
在今安徽萧县西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萧县:朱珊泊“在县西十里。即朱珊渡也”。
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董口乡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濮州 (今鄄城县北旧城镇) 南有董家口铺。
在今江苏泗洪县南。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)筑。《寰宇记》卷16临淮县:沥桥城,“梁戍城。在徐城县西南二十五里……南临沥水桥,因以为名”。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,南临沥水桥。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年)筑,并
即今四川珙县北境之洛浦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珙县: “珙溪 一名落浦河,径县西南,折而东北入长宁,合淯溪。”
当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义熙九年 (413),“南凉王傉檀伐河西王蒙逊,蒙逊败之于若厚坞,又败之于若凉; 因进围乐都”。今址不详。疑在今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境。东晋义熙九年(4
明景泰二年 (1451) 置,属万全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涿鹿县南。
又名章门、光华门、便门。汉长安城西面南头第一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雁秋门村东南二里。《汉书· 五行志》: 成帝元延元年 (前 12)正月,“长安章城门门牡自亡”。注引晋灼曰: “西出南头第一门也。”
一名秦岭。即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里秦岭山。北周、北齐分界处,为双方攻守要地。《周书·杨㯹传》:西魏大统十二年(546),“及齐神武围玉壁,别令侯景趣齐子岭”。《周书·武帝纪》:建德五年(5
即今河南项城市南六十里新桥镇。清宣统《项城县志》 卷1: 县南有新桥集。
即今广东信宜县东北贵子镇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 卷10信宜县: 贵子在 “县北一百八十里”。
①西汉置,属朔方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磴口县北布隆淖乡西南五里古城。东汉为朔方郡治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东北径三封县故城东,汉武帝元狩三年置。《十三州志》 曰: 在临戎县西一百四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