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溪
即今曹娥江支流长乐江,在今浙江嵊县西南。源出浙江东阳市北,东北流至嵊县南,与澄潭江汇合后称曹娥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嵊县:朱溪“在县西六十里。源出东阳县境,经大白山下者曰深溪,旁又有西溪、昆溪,三溪合为朱溪,又东会三溪水引而东,俗谓之南大溪,为南溪之上游”。
即今曹娥江支流长乐江,在今浙江嵊县西南。源出浙江东阳市北,东北流至嵊县南,与澄潭江汇合后称曹娥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嵊县:朱溪“在县西六十里。源出东阳县境,经大白山下者曰深溪,旁又有西溪、昆溪,三溪合为朱溪,又东会三溪水引而东,俗谓之南大溪,为南溪之上游”。
又名石头城、酒城、坛城。在今江苏吴江市北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74引 《吴地记》 曰: “坛塘,一名陌城。夫差十二年,既杀子胥,后悔之,与群臣临江作塘,创设祭奠,百姓因以立庙。”
即今河北邢台县西 一百里路罗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51邢台县图: 西有路罗镇。在河北省邢台县西南部。面积145.7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路罗,人口1410。因镇南路罗川得名。1958
①即今四川兴文县东境之古宋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泸州卫:宋江“在卫治东。《志》云:源出大坝儿北洞,即今叙州府兴文县界也……北流径江门驿,至纳溪而注于大江”。光绪《泸州志》卷2:宋江,“《唐志》云:泸州
①元至元十九年 (1282) 升桂阳县置,属江西行省广东道。治所即今广东连州市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东部及阳山县地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省入连州。②明洪武九年 (1376) 改桂阳府置,属衡州府
在今广东惠来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来县: 金刚髻山 “在县东北七十里。尖峰秀拔,渔舟出海归路,视此为准”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 金刚髻山 “在惠来县东六十里。周三十里”。
即今贵州台江县西南龙塘。清雍正九年(1731)置龙塘土千总。
西汉置,属桂阳郡。治所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4浛洭县:“因县界洭水为名”。三国吴改属始兴郡。南朝梁天监六年(507)为衡州治。南朝陈为西衡州治。隋开皇九年(589)为洭州治。后属广州
西汉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安泽县东南。西晋废。十六国刘聪复置,北魏废。(陭yì) 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安泽县东南,属上党郡。西晋废。十六国汉刘聪复置,为冀州治。北魏废。
金置,属平乡县。即今河北广宗县治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宪宗分洺水民户之半于武道镇,置司总管。五年以武道镇置广宗县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》 云: 《元史· 地理志》 中 “武道即道武之讹”。古镇名。
当今哈萨克斯坦境之巴尔喀什湖(或吉尔吉斯斯坦之伊塞克湖)。唐李白《战城南》诗云:“洗马条支海上波,放马天山雪中草。”李阳冰《草堂集序》:“中叶非罪,谪居条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