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普陀宗乘之庙

普陀宗乘之庙

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正北。清乾隆三十二年 (1767) 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形制建造。“普陀宗乘” 是藏语 “布达拉” 的汉译,故又有“小布达拉宫” 之称。建成之时,由伏尔加河流域返回祖国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人,也随各民族首领到承德觐见。庙内现存乾隆帝御笔 《普陀宗乘之庙碑记》、《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》、《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》 石碑三通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正北。普陀宗乘,为藏语“布达拉”的汉译,故又有“小布达拉宫”之称。为清乾隆帝六十寿辰(乾隆三十五年)、皇太后八十寿辰(乾隆三十六年)接待国内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而建。乾隆三十二年(1767年)动工,历时4年有余,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形制营建。建成之时,由伏尔加河流域返回祖国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人,率众跋涉万里,也随各民族领袖到承德觐见,表现了当时举国团结统一的兴旺局面。建筑利用山势,自然散置,自南而北层层升高,极富变化。山门前有5孔石桥,门内建巨大碑亭,内有乾隆帝御笔《普陀宗乘之庙碑记》、《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》、《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》石碑三通。亭北为五塔门、三间四柱七楼式琉璃牌楼。牌楼之后,殿阁楼台等建筑随地势前后错落。主体建筑大红台气势雄伟,高达42.5米,宽59.7米,有城阁凌空之感。红台中部是万法归一殿,重檐四角攒尖鎏金瓦顶,台东为落伽胜境殿,台东北的权衡三界亭和台西北的慈航普渡亭,均重檐金瓦,与万法归一殿、大红台的红墙白台、苍松翠柏交相辉映,庄严华丽异常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普陀宗乘之庙碑亭


猜你喜欢

  • 障川山

    在今江西龙南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龙南县: 障川山 “在县东百里。一名水口山。怪石磊落,麓盘三江之口”。

  • 焦源山

    在今福建建阳市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 焦源山 “岌峭拔, 登者曲折五里始达其巅。《事林广记》 以为第三十一福地”。

  • 方与县

    秦置,属薛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鱼台县北古城集。西汉属山阳郡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秦二世元年(前209),沛公“攻湖陵、方与”。又,二世二年(前208),“沛公还军亢父,至方与”。晋属高平国。北魏属高平郡。

  • 万里桥

    ①亦名笃泉桥。战国秦建于检江上,即今四川成都市南跨南河之南门大桥。《元和志》卷31成都县:“万里桥架大江水,在县南八里。蜀使费祎聘吴,诸葛亮祖之,祎叹曰:万里之路,始于此桥。因以为名”;刘光祖《万里桥

  • 灵仙县

    五代晋改兴唐县置,为蔚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北蔚县。明洪武四年(1371)废。古县名。五代晋初改兴唐县置,治今河北省蔚县。为蔚州治。汉初复名兴唐县。辽又改灵仙县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省入蔚州。

  • 汤塘

    即今浙江金华县西五十里汤溪镇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一》:“明成化中,知府李嗣以其地阻山带水,犷戾难治,因割金华、兰溪、龙游、遂昌四县之地置县,治汤塘,因以为名。”明成化七年(1471)至1958年,汤溪

  • 辽东

    地区名。泛指今辽宁辽河以东地区。或通称今辽宁省。与辽左同义。地区名。指今辽宁省东部地区。包括今丹东市及本溪市部分地区。为辽东半岛的一部分。解放初曾设辽东省。

  • 赵疃

    即今山东海阳县西南六十里赵疃村。抗日战争时期,赵疃人民开展地雷战,给敌人以沉重打击,1945年被胶东军区授予 “胶东特等爆炸模范村” 称号。今有赵疃地雷战遗址。

  • 怀仁镇

    北宋置,属安德县。即今山东商河县西北怀仁镇。在山东省商河县西北部、黄河故道北岸。面积59.56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怀仁,人口 2000。1956年设怀仁区,1958年改公社。1965年

  • 西石乳州

   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