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昭德县

昭德县

①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识臼县置,属临翼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五年 (746) 属昭德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属真州。后废。

②唐宝应二年 (763) 析分水县置,属睦州。治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七十六里合村乡。大历六年(771) 废入分水县。宋于此置昭德驿。

③北宋以避太宗讳改昭义县置,属磁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临水镇。熙宁六年(1073) 废为镇。

④北宋淳化五年 (994) 改南新场置,属杭州。治所即今浙江富阳市西北七十六里南新乡。次年改为南新县。


古县名。(1)唐宝应二年(763年)析分水县置,治今浙江省桐庐县西北合村,属睦州。大历六年(771年)废入分水县。(2)北宋淳化五年(994年)升南新场置,治今浙江省富阳市西北南新,属杭州。次年,改名南新县。(3)北宋初避讳改昭义县置,治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临水,属磁州。熙宁六年(1073年)降为昭德镇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定桥

    亦曰上浮桥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南镇淮桥东北,秦淮河上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府江宁县: 武定桥 “宋淳熙中建,名曰嘉瑞浮桥。景定二年更名,亦曰上浮桥,时以长乐桥为下浮桥也”。

  • 香盐镇

    1934年置,属景谷县。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三十里香盐村。

  • 田州府

    明洪武二年(1369)改田州路置,属广西行中书省(后改广西布政使司)。治所即今广西田阳县。嘉靖七年(1528)改为田州。明洪武初改田州路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。辖境相当今田阳、田东、巴马等县地。

  • 玄武山

    亦作元武山。又名三隅山、三堆山。在今四川中江县东。《元和志》卷33玄武县:玄武山“在县东二里。山出龙骨”。《寰宇记》卷82玄武县:玄武山,“《九州要记》云:玄武山,一名赤雀山,一名宜君山。山有鹿尾入贡

  • 洛浦县

    ①唐天授二年 (691) 析大乡县置,属溪州。治所在今湖南保靖县西南大妥乡甘溪村。《元和志》 卷30洛浦县: “以县西洛浦山为名。” 长安四年(704) 改属锦州。五代废。②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

  • 昌黎郡

    ①三国魏改辽东属国置,属幽州。治所在昌黎县 (今辽宁义县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以西大凌河中、下游及小凌河流域地区。西晋改属平州。十六国前燕移治龙城县 (今辽宁朝阳市),属营州。前秦为平州治。后燕属平州

  • 安乡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东南。东汉废。西汉元帝封赵哀王子喜为安乡侯,置安乡侯国,治今河北省晋州市东。东汉国除。

  • 通鸦 (鵶) 城

    即今河南宝丰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6龙兴县: “县城本通鸦城,即后汉贾复城也,复南击郾所筑。后魏太和二十三年,孝文帝亲征马圈,行至此城,昏雾,得三鸦引路,遂过南山。故号通鸦城。”

  • 捍城山

    在今四川达县东南。清乾隆 《达州志》卷1: 捍城山 “在州东南五十里。石崖峻峻,环绕如城,周回九里十八步。前宋兵革,迁州县城于此”。

  • 富资水

    新安江支流。在今安徽歙县北,南流注入扬之水 (练河)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0徽州: 富资水“在歙县,出昉源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徽州府歙县“丰乐水” 条下: “府北一里曰富资水,源出府北四十里昉村,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