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怒江

怒江

在今云南西部。唐代以来称怒江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永昌故郡 “又西渡怒江至诸葛亮城二百里”。顾炎武 《肇域志》 镇康州: 潞江“俗名怒江,出路蛮,经镇康,与大盈江合,入缅中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3: 潞江 “本名怒江,以波涛汹涌而名也”。乾隆 《丽江府志》 上卷: “怒人,居怒江边,与澜沧江相近。”


又称潞江。因河奔腾咆哮,声如怒吼,故名。又因水色呈暗黑,藏语称“那曲”,意即“黑水河”。怒族称阿怒日美,意为“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”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镇康路(治今云南永德县东北),“潞江,俗名怒江,出路蛮,经镇康,与大盈江合,入缅中”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潞江,“本名怒江,以波涛汹涌而名也”。即此。中国西南地区大河之一。源出青海、西藏边境唐古拉山南麓,斜贯西藏自治区东部,入云南省境折向南流,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、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出国境入缅甸,称萨尔温江,在毛淡棉附近入印度洋的莫塔马湾。全长3200千米(中国境内长2013千米),流域面积32.5万平方千米(中国境内14.27万平方千米)。支流有南定河、枯柯河等。流经怒山、高黎贡山间,谷深流急,水力资源丰富。河流含沙量较少,水量丰富,河流出境处多年平均流量达2220米3/秒。沿岸植物资源丰富,多热带雨林,景色秀丽,为云南省主要旅游区之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孟遮版纳

    明属车里宣慰司。在今云南勐海县西北孟遮乡。《泐史》 载傣历九三四年 (明隆庆六年,1573) 车里宣慰司所属十二版纳: 猛遮、景鲁、猛翁为一版纳。道光 《云南通志》 卷107 《边防志》 引《案册道路

  • 马家山

    ①在今云南大姚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大姚县:马家山“高出群山,林木深郁”。②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马家乡。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水县治此。

  • 青城宫

    隋建,为东都洛阳禁苑诸宫之一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三年 (620) 八月,“ (王) 世充阵于青城宫,秦王 (李) 世民亦置阵当之”。胡三省注: “青城宫在禁苑中,谷、洛二水会于

  • 柏梁台 (臺)

    西汉元鼎二年 (前115) 建。在长安城中北关内 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未央乡卢家口村)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 载: “元鼎二年春,起柏梁台。”《三辅黄图》 卷5引 《三辅故事》 云: “以香柏为梁也。武帝尝

  • 梅洞砦

    北宋政和五年(1115) 置,属长宁军。在今四川长宁县东南梅硐镇。元废。明于旧址置梅洞堡。

  • 大屿

    即南屿。今台湾澎湖群岛南端之七美屿。

  • 卢容水

    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北。《水经·温水注》:“卢容水出西南区粟城南高山,山南长岭,连接天障,岭西卢容水湊,隐山绕西卫北,而东径区粟城北,又东,右与寿冷水合。”即今越南广治省甘露河。

  • 思腊 (臘) 河

    即今贵州安顺市及普定县北之三岔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3普定卫: 思腊河 “在卫北境,接水西界。(明) 天启初,官军议讨水西,使黔兵由普定渡思腊河径趋贼巢,谓此”。

  • 廉泉

    ①在今江西赣州市东南四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2赣州: 廉泉“在州报恩光孝寺。宋元嘉中泉涌,因施为寺。时郡太守以廉名,因名曰廉泉。东坡题诗云: 廉者谓我廉,何以此名为。纷然立名字,此水了不知”。②在今广东

  • 沟墩镇

    即钩湾镇。今江苏阜宁县东南三十里沟墩镇。为通盐城孔道。在江苏省阜宁县东部。面积110.7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沟墩,人口 4800。以先民立庵堂于墩台旁得名沟庵墩,简称沟墩,兴集后称沟墩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