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崇明县

崇明县

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崇明州置,属扬州府。治所在东沙 (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)。八年(1375) 改属苏州府。永乐十九年 (1421) 迁县治于故城北十里秦家符。弘治十年 (1497) 改属太仓州。嘉靖八年 (1529) 迁治三沙之马家浜 (今崇明县东北三沙洪一带) 西南。二十九年 (1550) 又迁治于平洋沙 (今崇明县西北三星镇一带)。万历十三年(1585) 迁于长沙,即今治城桥镇。1914年属江苏沪海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58年划归上海市。


在上海市北部、长江口崇明岛上。面积1041.2平方千米。人口63.5万。辖13镇、1乡,另有8个市属农场、2个军垦农场。县人民政府驻城桥镇。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。原为长江口沙洲,唐武德年间出露水面。五代杨吴于顾俊沙置崇明镇,始有此称。南宋嘉定间设盐场,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置崇明州,隶扬州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为崇明县,先后隶苏州府、太仓州。1912年直属江苏省,1914年属沪海道,1927年复属江苏省。1949年属苏北行署区南通专区,1952年属江苏省南通专区。1958年划归上海市。地处长江口,河网纵横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粮食、棉花、油菜籽为主。工业有发电、电讯、家用电器、服装等。现已被列为21世纪全面开发的地区,作为浦东开发的延伸。岛上交通便捷,并有多个港口辟有至吴淞等地的车、客轮渡线。名胜有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金鳌山、学宫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成山角

    在今山东荣成市东北六十八里龙须岛镇东,山东半岛最东端。因成山头伸向黄海的尖角得名。中日甲午战争在此发生, 日军进攻威海卫在此登陆。即“成山头”。

  • 地青寨

    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地青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:地青寨在“府南六十里”。

  • 伞子山

    ①亦作伞山。在今四川遂宁县东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3遂宁府:伞子山“在小溪县白水镇。唐大历间,有禅师跨一白驴抵此山结茅以居,环山之民,素以植蔗凝霜为业。和尚所骑白驴颇食民蔗,居民苦之,诣和尚请焉。和尚曰

  • 金门

    ①汉代长安城内未央宫金马门的简称。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 “历金门,上玉堂有日矣。”②即今福建金门岛。清同安县丞及金门镇总兵官驻此。《明通鉴》 附编: 清顺治七年 (1650) 秋八月,“明郑成功取厦门

  • 台州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(1277)改台州置,至元二十一年(1284)后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临海县(今浙江临海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临海、台州二市及天台、仙居、宁海、三门、温岭五县地。明洪武初改台州府。元末方国珍于此

  • 丹城县

    ①南齐置,属临漳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境。梁、陈时废。②东魏置,属临涣郡。即今安徽涡阳县东北六十里丹城集。明嘉靖《宿州志》:“周太子晋常炼丹于此,故名丹城。”北齐属谯州谯郡。隋开皇元年(581)废。古

  • 埠头镇

    即湟里镇。今江苏武进县西南七十里湟里镇。在浙江省仙居县西部。面积69.6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埠头,人口4200。昔为永安溪船埠,故名。1950年设埠头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

  • 保马水关

    一作得马水关。明置,在今山西河曲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保德州: 保马水关 “有土城,周一里余。洪武九年置巡司于此”。

  • 古楼隘

    又名鼓楼隘。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南康县:古楼隘“在县西北六十里,亦曰古楼堡。正德中,桶冈左溪贼出茶坪垇,由上犹入古楼堡,竟薄城下,即此”。

  • 都关县

    秦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郓城县西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 周勃击秦军,“追至濮阳,下甄城。攻都关、定陶”。即此。西汉属山阳郡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东省郓城县西。属山阳郡。东汉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