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庆路
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崇庆府置。治所在晋原县 (今四川崇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市、新津县地。二十年 (1283) 改为崇庆州。
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崇庆府置,治晋原县(今崇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崇州、新津两市县地。属陕西四川行省。二十年改为崇庆州。
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崇庆府置。治所在晋原县 (今四川崇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市、新津县地。二十年 (1283) 改为崇庆州。
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崇庆府置,治晋原县(今崇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崇州、新津两市县地。属陕西四川行省。二十年改为崇庆州。
在今福建永定县西南峰市乡南。《清一统志·汀州府》:抚民馆“在上杭县西南一百余里,与广东潮州府大埔县接界。其地险远,向为盗薮。明嘉靖中,立抚民馆于三图之中坪,筑城周一百七十二丈,设捕盗通判驻守。万历四年
即障石岩。今河北赞皇县西南一百十里嶂石岩。在河北省赞皇县西南部,太行山中段。主峰黄庵垴,海拔1774米。属丹霞地貌,山势峻峭。气候宜人,四季皆景,为避暑疗养地。明代即为“一方绝胜”。在120平方千米范
即今甘肃武山县西二十五里榜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宁远县:广吴水,“《志》云:源自岷州,流绕广吴山下,因名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宁远县:“西有广吴水。”
亦名茂市镇。即今四川内江市西南三十里白马镇。附近有黄市井古盐井遗址。清道光《内江县志要》卷1:“茂市镇名白马庙, 西南三十里。”集镇名。(1)在安徽省桐城市中部、龙眠河东岸。白马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
①唐吐蕃军镇城。在今四川康定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77雅州严道县: “和川路在县界,西去吐蕃大渡河五日程,西郭至吐蕃松城四日程。”②即今福建霞浦县驻地松城镇。唐长安二年(702) 始于此为长溪县治,历
又称密水。即今山东诸城市东北百尺河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 “应劭曰: 县有密水,故有高密之名也。”
一名迷梯克藏布江。即今西藏嘉黎县西南麦地藏布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“噶尔招木伦江”条载:“米的克藏布河,源出卫之墨鲁公噶城东北二百七十余里米的克池,南流三百二十余里,与达穆河会于蓬多城南,二水合而为一
元代西藏地名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·宣政院》 载: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其属附见有思答笼剌万户。《汉藏史集》、《增续源流》 等藏文史籍载,乌思藏十三万户中,乌思地区 (前藏) 六个万
即今山东单县东南三十六里潘庄。《寰宇记》卷14单县:“汉平城在县东四十里。高一丈。《汉书》:吕后单父人也。今平城南六十里有吕固村。”
在今湖南株洲县南三十五里湘江东岸昭陵。五代楚国君追尊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为昭灵英烈王,滩上建马援祠,因称昭灵滩,后讹为昭陵滩。市以滩名。旧属醴陵县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 “普口市” 条下: “昭陵市,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