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岩山寺

岩山寺

原名灵岩院。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南八十里天岩山北麓天岩村。创建于金正隆三年 (1158)。元、明、清屡有修葺。主体建筑南殿名文殊殿,为金代遗松。面阔五间,进深三间。殿内置一大佛坛,坛上塑文殊、胁侍、天王等像,均为金代作品。殿内四壁满绘壁画,是金大定七年 (1167) 宫廷画师王逵所作。壁画构思奇特,内容丰富,人物神态逼真,是我国金代壁画中的优秀作品。东西配殿及禅房等保存完整。今存碑碣中以金正隆三年《繁山孝灵岩院水陆记碑》价值最高。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原名灵岩院。在山西省繁峙县城东南天岩山北麓天岩村。寺因山名。始建于金正隆三年(1158年)。现存山门、钟楼、东西配殿、南殿(文殊殿)、禅院等。南殿为元代重修,面宽5间,进深6椽,单檐歇山顶。殿四壁有金大定七年(1167年)绘制的壁画,画面构图严谨,笔力刚劲,为艺术精品,并对研究宋金时期宗教、建筑、美术有很高史料价值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浦市

    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南二十六里上浦镇。清光绪《上虞县志》卷18引《万历志》:上浦市“在县(旧治丰惠镇)西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丹坝长官司

    一作党坝长官司。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)置,属杂谷直隶厅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西南党坝乡。《清史稿·岳钟琪传》:乾隆年间,岳钟琪疏言:“党坝为大金川门户。”

  • 萨瓦布齐山

    在今新疆温宿县北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21: 萨瓦布齐鄂拉在 “图斯库勒南,阿克苏北。库克墨尔根郭勒发源南麓”。

  • 三花山

    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通江县:三花山“在县东北七里”。

  • 忻口

    在今山西忻州市北四十五里忻口村,两山相夹,滹沱河流经其间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十一年(615),突厥围雁门后,“东都及诸郡援兵亦至忻口”,围遂解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忻州引《土地记》:“汉高出平城之围,

  • 陶庄

    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北八十里陶庄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府溧阳县: 陶庄 “有公馆,为溧阳、句容之通道”。

  • 宗城县

    隋仁寿元年 (601) 改广宗县置,属贝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南二十里古城。大业初属清河郡。唐属贝州,天祐三年 (906) 改为广宗县。五代唐复为宗城县。北宋属大名府,崇宁四年(1105) 移治今威县

  • 曲溪墟

    即今广东揭东县治曲溪镇。旧属揭阳县,1991年于此置揭东县。

  • 上峨桥镇

    北宋置,属繁昌县。在今安徽繁昌县南关外。以上峨桥河为名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一》:上峨桥河“在繁昌县南,城濠也”。又名峨山市。《江南通志·关津·繁昌县》:峨山市在“县南关外,金峨山下”。古镇名。在今安徽

  • 睢水

    ①汴水支流。战国鸿沟 (汉代称狼汤渠) 支流之一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浚仪县: “睢水首受狼汤渠,东至取虑入泗,过郡三,行千三百六十里。” 自今河南开封市东分古鸿沟东流,经今杞县、睢县、宁陵、商丘、夏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