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太平桥镇

太平桥镇

即今江苏吴县东北太平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长洲县记:“城东北有太平桥(镇)。”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吴县东北有“太平桥镇”。


(1)在湖北省红安县南部。面积75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路边,人口 2770。以一石桥得名。1949年属八里区,1959年属八里公社。后境域名称多有变化。1987年改太平桥乡,1999年置镇。主产稻、小麦,兼种油菜籽、花生等,盛产烟叶。有环境保护设备、农机、粮油食品加工等厂。京九铁路汉麻联络线经此,阳福公路纵贯全境。(2)在湖南省浏阳市中部。面积98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太平桥,人口1950。境内有清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重修的太平桥,镇因桥得名。1950年属浏阳十三区。1956年属冯家乡。1958年属唐家围公社。1961年为太平公社,1981年改太平桥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95年置镇。主产稻,并产板栗、茶叶、甘蔗。有花炮、豆豉、食品、农机修配等厂。106、319国道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门港

    在今浙江象山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象山县:三门港“在县西南百里。港口为石浦巡司及土湾、番头一带居民喉舌,倭从温、台突犯,必取道于此。《海防说》:三门去石浦稍远,而与朱门海洋邻近,戍守最切”。

  • 向武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八年(1395)改向武州置,属广西都司。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向都镇东。正统十一年(1446)迁治今贵港市。万历二十三年(1595)又迁贵县西北谢村镇(今来宾县南五山乡)。清废。明洪武二十八

  • 伊里齐

    一作额里齐。即今新疆和田市。清于此置和阗办事大臣。光绪九年(1883)置和阗真隶州。1913年置和阗县。1983年置和田市。

  • 惠州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三年 (1370) 置,属广东都司。治所在惠州府 (今广东惠州市)。二十三年(1390) 升为惠州卫。

  • 闻韶镇

    即今山东济阳县东北三十里曲堤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济阳县: 闻韶镇 “相传孔子闻韶处。有闻韶台”。在广东省仁化县东南部、大庾岭西部。面积94平方千米。人口5510。镇人民政府驻闻韶,人口570。传说

  • 云晃河

    在今云南盈江县东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干崖安抚司:云晃河“在司治(今旧城镇)南。源出云晃山,下流与云笼河合,灌田千余亩”。

  • 同普县

    清宣统三年(1911)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西藏江达县东北同普。后属西康川边道,改设江达宗。古旧县名。原为德格土司地方,清宣统元年(1909年)改土归流设同普县,治同普(今西藏江达县东北同普)。原属川

  • 吴中

    ①泛指春秋时吴地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梁杀人,与籍避仇于吴中。”②旧时对吴郡或苏州府的别称。(1)泛指春秋时吴地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梁杀人,与籍避仇于吴中。”(2)旧时对吴郡或苏州府(治今苏

  • 宏潭镇

    即今安徽黟县西北宏潭乡。旧属太平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普雄土司

    明置,属越嶲卫。在今四川越西县东。清置普雄千户所,雍正五年 (1727) 改为土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