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闾洋
即今浙江温岭市东南隘顽湾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台州府太平县:海“在县东南二十里, 曰大闾港,亦曰大闾洋”。
即今浙江温岭市东南隘顽湾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台州府太平县:海“在县东南二十里, 曰大闾港,亦曰大闾洋”。
即今辽宁辽中县西北二十九里满都户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新民厅图: 南有满都户。民国 《辽中县志》 卷3: 满都户镇 “距县城西北 (为辽河右岸) 三十里”。
即永康堡。今宁夏中卫县东南永康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宁夏中卫:五百户堡“在卫南三十里。永乐二十二年建”。
明永乐二年 (1404) 改普济州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西北普威彝族乡。清康熙四十九年 (1710) 改为普济州长官司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改普济州置,治今四川省米易县西北,属四川行都司
东汉改宜春侯国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六十里。据《水经·汝水注》:“豫章有宜春,故加北矣。”南朝宋废。
①元大都城十一门之一。本名文明门,俗称哈达门。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45引元 《析津志》: 文明门 “即哈达门。哈达大王府在门内,因名之”。明正统四年 (1439) 改为崇文门。②即今吉林珲春市东北哈达门
元置,属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。在今四川高县西北筠连河注入南广河处。
唐初建,在今江苏南京市东。《元和志》卷25润州上元县: “辅公祏城,在县东七里。其地本齐文惠太子苑地也,公祏抅乱,筑以为城。其年(按指武德七年,即公元624年) 公祏平,城遂毁废。”
即今浙江苍南县东南五十里大渔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府平阳县:大、小渔野二寨“在(金乡)卫东南,连坐海滨,倭由此犯卫城”。
一名龙溪山。在今广东惠来县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34潮阳县: 龙溪山 “今名海宁岭,在县西南一百七十里”。
在今安徽南陵县西北,为漳河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南陵县:西港水“源出工山朗陵之南,合诸水北流,经县西,谓之西港,分流自西南水门入城,绕县前过东市为中港,籍山之水合焉。其出西北水门与西港合者,又北为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