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通军

大通军

五代晋天福四年(939)置,治所在大通城(今河南滑县东北)。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高宗纪》:天福六年(941),“诏以胡梁度月城为大通军,浮桥为大通桥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窝谋罕城

    辽建,在今吉林敦化市北黑石乡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世祖率诸军皆至,“窝谋罕弃城遁去。破其城,尽俘获之,以功差次分赐诸军”。即此。在今吉林省敦化市北额穆镇东南黑石屯村。金为上京路地。

  • 株栗寨

    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南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6长阳县: 株栗寨 “ 《县志》: 嘉庆二年教匪首领覃家耀等由剪刀山据株栗寨。又同治三年逆首田士珺倡乱,亦负嵎于此。后均为官军所破。案,株栗寨在县

  • 保善州

    唐宝应元年 (762) 置,为党项部落州,属秦州都督府。在今甘肃泾川及陕西陇县一带。唐末废。

  • 安砂镇

    即今福建永安市西北安砂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福建省永安市西北部、九龙溪下游。面积300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砂,人口970。因淤沙固岸,故名。明时已有安砂镇。1957年设安砂乡,19

  • 三山

    ①在今辽宁绥中县西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来州“有三州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前屯卫:三山“在卫西北三十里。高数千仞,三峰并秀”。②又名护国山、下三山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,长江东岸板桥浦西。《寰宇记》

  • 海马姑

    即今贵州赫章县东北海马姑。清同治六年(1867),陶三春率苗民起义军据海马姑。即此。在今贵州省赫章县东北。与猪拱箐相犄角,山壁陡立,前有大河。清同治六年(1867年),苗民起义军据海马姑,即此。

  • 豹儿寨

    在今安徽无为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无为州: 豹儿寨 “在州西五十里。南宋时州人结寨避兵处”。

  • 胡奴阜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十一年 (386),前秦将苻登,“进攻姚硕德于秦州,后秦主 (姚) 苌自往救之,登与苌战于胡奴阜,大破之”。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。东晋太元十一年(386年),前

  • 胡乐镇

    一作湖乐镇。即今安徽宁国县西南 一百十里胡乐镇。南通绩溪,西通旌德,地当冲要,为县中巨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安徽省宁国市西南部。面积175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胡乐司,人口 350

  • 宛平县

    辽开泰元年 (1012) 改幽都县置,与析津县同为南京析津府治所 (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金为中都大兴府治。元为大都路治,移治大都城内 (今北京城内)。明、清皆为京师顺天府治。1913年移治芦沟桥,次年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