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夏镇

夏镇

明置,属沛县。即今山东微山县治。清咸丰元年 (1851) 沛县迁治于此,十一年 (1861) 仍还旧治。1953年于此置微山县。


在山东省微山县中部偏南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13.2平方千米。人口9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夏镇,人口7万。明、清运河所经,当南北交通孔道。清咸丰元年(1851年)因河决迁江苏沛县治于此,十一年仍还旧治。1951年属薛城县十区。1953年建微山县后为夏镇区,并为县治。1956年为夏镇镇。1958年为炬星公社。1959年改为夏镇公社,1966年又复为夏镇区,1969年恢复夏镇公社,1981年改夏镇镇。2000年彭口闸、昭阳二乡并入。老运河、老薛河、新薛河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甘薯等。盛产芦苇和湖草。有食品、印刷、化工、建筑、安装、商业、供销、工具、乳胶等厂。104国道和微济、微滕、微薛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运新渠碑、清风烈女祠、贤孝坟、昭庆寺、伯冢墓、泰山庙古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栗柴坝

    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。清有外委把总驻守。

  • 驺山

    即邹山。又名峄山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鲁国驺县下刘昭注: “有驺山,高五里,秦始皇刻石焉。”

  • 桑噶尔斋堡

    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。后金崇德六年(1641) 八月松山之役,皇太极命贝子博洛率兵设伏于此,俟杏山军出,扼险掩杀,即此。在今辽宁省凌海市西南。清崇德五年(1640年),多铎率兵夜伏于桑噶尔斋堡,遇明败兵

  • 归德墟

    即今广西平果县东北归德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归德土州图:归德土州驻地。

  • 正州隘

    亦名哨楼山。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镇舟镇(正州场)。清同治《高县志》卷11:正州隘“在县南一百九十里定边乡。上通沐柔三十里,下至筠连平安堡五十里。明设卫控扼, 国朝裁置塘”。光绪《叙州府志》卷13:同治元

  • 瓠芦泊

    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开耀元年 (681),“曹怀舜与裨将窦义昭将前军击突厥。或告 ‘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傅在黑沙’,左右才二十骑以下,可径往取也。怀舜等信之,留老弱于瓠芦泊,帅轻锐

  • 西宁河

    即湟水。在今青海东部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:西宁河“在西宁卫城北。源出热水山,北流五里经伯颜川,又合那海川,流五百里入黄河”。

  • 阻卜扎刺部

    辽北境部族,属西北路招讨司。即蒙古诸部中之札剌亦儿部。据《史集·部族志》 记载,游牧于斡难河(今蒙古国鄂嫩河)、怯鲁连河(今克鲁伦河)地区。《史集·成吉思汗纪》:扎剌亦儿部在怯鲁连河,契丹发兵讨之,破

  • 东德尔山

   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乌喇特》:东德尔山“在旗(治所在今包头市西哈德门村)西北一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莲峰寨

    宋置,属莲城县。在今福建连城县东冠豸山附近,为县治东障。清初改名冠豸寨。北宋筑,在今福建省连城县东莲峰山。后改冠豸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