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通市
北魏洛阳市场。在洛阳城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南洛水之南。杨街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3载:“别立市于洛水南,号曰四通市, 民间谓永桥市。伊洛之鱼,多于此卖,士庶须脍, 皆诣取之。鱼味甚美,京师语曰: ‘洛鲤伊鲂,贵于牛羊。’”
北魏洛阳市场。在洛阳城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南洛水之南。杨街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3载:“别立市于洛水南,号曰四通市, 民间谓永桥市。伊洛之鱼,多于此卖,士庶须脍, 皆诣取之。鱼味甚美,京师语曰: ‘洛鲤伊鲂,贵于牛羊。’”
元代西藏地名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·宣政院》 载: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其属附见有牙里不藏思八万户。藏文史籍《汉藏史集》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,牙里不藏思八(雅桑)为乌思地区(前藏)六个万
又名渠潴山、猪山。在今山西永济市南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 “渠猪之山,其上多竹,渠猪之水出焉。” 即此。
西汉建元元年 (前140) 改胡县置,属内史(后属京兆尹)。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原阌乡县城。东汉属弘农郡。北魏正光中改为湖城县 (或作胡城县)。古县名。西汉初置胡县,建元元年(前140年)改作湖县,
在今四川成都市北十一里凤凰山南麓。朱悦燫为朱元璋第十五子蜀献王朱椿长子。生于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),卒于永乐七年(1409)六月,葬于永乐八年四月,赐谥悼庄。朱悦燫墓是明蜀王陵之一,也是成都明墓中
唐贞观二十一年(647)以铁勒同罗部置,属燕然都护府。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境。公元8世纪后废。唐羁縻都督府。贞观二十一年(647年)以铁勒同罗部落置,约在今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东南部契科伊河以南及蒙古
即今西藏洛隆县驻地孜托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喀木诸城: 解冻城 “在巴塘城西北九百五十里”。解冻,又作结登。清雍正年间置。在今西藏自治区边坎县西北沙丁区。
东汉灵帝时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西南。隋开皇九年(589)省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属南昌州。八年省入建昌县。1914年改建昌县复置,属江西浔阳道。治所在今永修县西北艾城。192
明洪武八年 (1375) 置,属福建都司。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北。二十一年重建。清康熙五年 (1666) 废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置,治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北。属福建都司。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重
即今四川铜梁县东之小安溪,为涪江支流。《元和志》卷33巴川县:“小安南溪,源出县南巴山中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36巴川县:小安溪“源出县南巴山中,北流经县理南,又东北合侯溪水”。
①在今湖南吉首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镇溪千户所:“张家山在所(今吉首市)东南三十里。……山皆高峻,有蛮砦。”②在今湖北红安县东北,接麻城市界。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》:张家山“尝产金。明万历二十六年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