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保塞军

保塞军

①唐方镇名。中和二年 (882) 置,治所在延州 (今陕西延安市东)。光化元年 (898) 改名宁塞军。

②北宋建隆元年 (960) 置,治所在清苑县 (今河北保定市)。太平兴国六年 (981) 改为保州。


(1)唐方镇名。唐中和三年(883年)置,治延州(今陕西延安市)。领延、鄜二州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志丹、子长二县以南,洛川、黄陵县以北,黄龙山以西地区。光化元年(898年)改宁塞军,同年又改卫国军,增领丹州,辖境东南部扩大,有今宜川县地。五代梁开平初复名保塞军,仍领延、丹二州。辖境又缩小。贞明四年(918年)改忠义军。(2)北宋建隆元年(960年)析莫州地置,治清苑县(即今河北保定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满城、清苑及保定等地。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升为保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晚洲

    在今湖南湘潭县南 一百十里石洲之北。唐杜甫有诗 《次晚洲》。在今湖南省湘潭市南百余里石洲之北。唐杜甫有《次晚洲》诗。

  • 古县街

    即今江西永丰县东南古县乡。清同治《永丰县志》卷2:古县街“在二十七都,距城五十里”。

  • 茶滩砦

    在今湖南古丈县东北。《宋史· 蛮夷一·西南溪洞诸蛮上》: 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,“诏修筑下溪州城,并置砦于茶滩南岸,赐新城名会溪”。

  • 殿子山

    即大头山。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彰德府 一》: 大头山,“ 《府志》:大头山,一名殿子山”。即“大头山”。

  • 黄城山

    ①又名苦莱山、长城山。在今河南叶县北十里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 汝州叶县: “有黄城山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51 叶县: “ 《冢墓记》: 黄城山,即长沮、桀溺耦耕处。下有东流水,子路问津于此。”②在

  • 蜀县

    唐贞观十七年 (643) 分成都县东偏置,与成都县同为益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旧城东偏。天宝元年 (742),与成都县为蜀郡治。乾元元年(758) 改为华阳县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七年(643年)置,治

  • 移里迷站

    元驿站。在今内蒙古海拉尔市伊敏河上游。元 《析津志》 “天下站名” 吉答 (今黑龙江省龙江附近) 正西第九站。

  • 十五省

    明初沿袭元制,境内分设一个中书省直辖区,若干行中书省辖区。洪武九年(1376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十三年(1380)撤销中书省,以所领府、州直隶京师。自宣德三年(1428)以后,全国的府、州分统

  • 汪家墩市

    在今江西都昌县北二十里汪墩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4:都昌县北有汪家墩。

  • 舍忒河

   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乌喇特》: 舍忒河 “在旗 (驻地在今包头市西哈德门村) 北八十里。源出敖西喜山,西流经大青山,入黄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