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横山
在今浙江天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天台县:东横山“在县东十里,天台山足也,俗名覆船山。其上坦夷可三十顷”。
在今浙江天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天台县:东横山“在县东十里,天台山足也,俗名覆船山。其上坦夷可三十顷”。
①三国吴改汉宁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东阳市东二十七里金家村附近。宝鼎元年(266)改属东阳郡,南朝陈属金华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②隋开皇九年(589)改长山县置,为婺州治。治所即今浙江金华
清宣统元年 (1909) 于德尔格忒土司地置,属边北道。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南洛须镇 (旧邓柯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德格、白玉、石渠三县及西藏江达县地。1913年改为邓柯县。
藏语译称异名,又名芒域。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。古为羊同国属,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。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,治所在今列城,为阿里三部之一。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南恩州置,治所在阳江县 (今广东阳江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、阳东、阳西、阳春等市县地。十九年 (1282) 复改为南恩州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以南恩州改置,治阳江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三里草市南侧。张居正(1525—1582),字叔大,号太岳,湖北江陵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)人。明代政治家。万历初为内阁首辅,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,清丈土地,改良税制,整饬
即古木马河。源出陕西城固县西南凉水井,东北流经西乡县南会洋水,东注于汉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汉中府西乡县: “牧马河自城固入,径城东南,会洋水。”(1)又名七岭河。相传唐大将尉迟恭曾在河边牧马而得名。
即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锡伯河。《辽史·天祚帝纪》:天庆七年(1117),以金人连下东京、春州、泰州,天祚帝“自燕下阴凉河,置怨军八营”,即此。宋沈括《熙宁使虏(契丹)图抄》记: 自中京西北行计一百六十余
1914年移贵筑县于息烽城,改名息烽县。属贵州黔中道。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据1985年版 《贵州省志》 《地理志上册》称: 息烽 “意为烽火平息”。在贵州省中部、乌江中游。属贵阳
在今湖北宣恩县南。《宋史·史方传》:“天禧中,……徙夔州。时,富、顺州蛮田彦晏寇施州,焚暗利砦。方领兵直抵富、顺,荡其巢穴,穷追彦晏至七女栅。除之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“暗利砦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
在今山西壶关县西七里。唐武德四年(621) 置壶关县于此。贞观十七年 (643) 移今壶关县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