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边韶经笥

边韶经笥

后汉书.文苑传.边韶传》:“边韶字孝先,陈留浚仪人也。以文章知名,教授数百人。韶口辩,曾昼日假卧,弟子私嘲之曰:‘边孝先,腹便便。懒读书,但欲眠。’韶潜闻之,应时对曰:‘边为姓,孝为字。腹便便,《五经》笥。但欲眠,思经事。寐与周公通梦,静与孔子同意。师而可嘲,出何典记?’嘲者大惭。韶之才捷皆此类也。”

后汉边韶的学生私下嘲笑教师大腹便便,又偷懒爱睡觉。边韶为自己解嘲,说腹大好比《五经》笥,里面装的都是学问。后因用为咏富有学问之典。

唐.李瀚《蒙求》:“樗里智囊,边韶经笥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穷到子桑

    源见“子桑寒饥”。形容生活贫寒窘困。清黄景仁《久雨寄示顾文子》诗:“只疑天意骄河伯,可念人穷到子桑。”

  • 颉羹

    源见“丘嫂颉羹”。佯为羹尽。喻吝啬。清赵翼《友人以家难系狱论罪悼之》诗:“事异颉羹衔嫂怨,情同冒刃代兄行。”【词语颉羹】   汉语大词典:颉羹

  • 即鹿无虞

    《周易.屯》:“即鹿无虞,惟入林中;君子几,不如舍,往吝。”孔颖达疏:“即,就也。虞,谓虞官。如人之田猎,欲从就于鹿,当有虞官助己,商度形势,乃始得鹿;若无虞官,即虚入林木之中。”“屯”是《易经》六十

  • 佽飞斩蛟

    《吕氏春秋.知分》:“荆有次非者,得宝剑于干遂。还返涉江,至于中流,有两蛟夹绕其船,次非谓舟人曰:‘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?’船人曰:‘未之见也。’次非攘臂祛衣,拔宝剑曰:‘此江之腐肉朽骨也,弃剑以

  • 螟蛉

    《诗.小雅.小宛》:“螟蛉有子,蜾蠃负之。”毛传:“螟蛉,桑虫也;蜾蠃,蒲卢也。”郑玄笺:“蒲卢取桑虫之子,负持而去,煦妪养之,以成其子。”后因以“螟蛉”为养子的代称。《旧唐书.昭宗纪》:“邠州王行瑜

  • 遗表不死

    三国.蜀.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。至于成败利钝,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。”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:“…相持百余日。其年八月,亮疾病,死于军,明年五十四。……”三国时,蜀相诸葛亮在《

  • 谪仙人

    《新唐书.李白传》:“李白至长安,往见贺知章,知章见其文,叹曰:‘子谪仙人也。’”唐.李白《对酒忆贺监诗序》:“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,呼余为谪仙人,因解金龟换酒为乐。”又《玉壶吟》:“世人不

  • 中原秦鹿

    源见“中原逐鹿”。喻指中原的统治权。宋王安石《范增》诗之一:“中原秦鹿待新羁,力战纷纷此一时。”

  • 烂若披锦

    形容文辞绮丽,如披锦绣,光华夺目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“孙兴公云:‘潘文烂若披锦,无处不善。陆文若排沙简金,往往见宝。’”潘:潘岳。陆:陆机。述补 像披着锦绣一样灿烂。比喻诗文华丽。南朝宋

  • 方朔米

    《汉书.东方朔传》:“上知朔多端,召问朔:‘何恐佚儒为?’对曰:‘……侏儒长三尺余,奉一囊粟,钱二百四十;臣朔长九尺余,亦奉一囊粟,钱二百四十。侏儒饱欲死,臣朔饥欲死。臣言可用,幸异其礼;不可用,罢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