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谁执牛耳

谁执牛耳

执牛耳,古代诸侯歃(shà)血为盟,割牛耳取血,盛于珠盘,由主盟的人拿着盘让会盟的人分尝。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。谁执牛耳,即由何人主持局面。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。公元前478年,鲁哀公和齐平公在蒙地会盟。鲁国大夫孟武伯当司仪。两国国君会见时,齐平公向鲁哀公叩头,而鲁哀公却仅向齐平公弯腰作揖。跟随会盟的齐国官员都很气愤。孟武伯解释说,不是见天子,我们国君是不叩头的。接着,他又问随从人员高柴,向来诸侯会盟时,由谁执牛耳?高柴回答说,哀公七年那次会盟,是由时为大国的吴国大夫主持;后来发阳之盟,是由小国卫国大夫主持。孟武伯说,那么这次会盟就应由我主持了,从而使鲁国在外交斗争中获得了一次少见的胜利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:“公会齐侯,盟于蒙,孟武伯相。齐侯稽首,公拜。齐人怒,武伯曰:‘非天子,寡君无所稽首。’武伯问于高柴曰:‘诸侯盟,谁执牛耳?’季羔曰:‘鄫衍之役,吴公子姑曹;发阳之役,卫石魅。’武伯曰:‘然则彘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戴复古《和郑润甫提举见寄》:“相与定诗盟,谁能执牛耳。” 清·黄宗羲《姜山启彭山诗稿序》:“太仓(张溥)之执牛耳,海内无不受其牢笼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甑生尘

    同“甑中生尘”。唐刘禹锡《学阮公体》诗:“不学腰如磬,徒使甑生尘。”【词语甑生尘】  成语:甑生尘汉语大词典:甑生尘

  • 窥墙

    源见“东墙窥宋”。指女子对男子的爱慕。清李渔《蜃中楼.双订》:“我前日在书本上面看见那潘安掷果、宋玉窥墙的故事,甚是疑心,难道人间世上,就有这样标致的男子。”亦泛指对人或美好事物的倾心。清赵翼《寓斋老

  • 南箕北斗

    《诗经.小雅.大东》:“维南有箕,不可以簸扬;维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浆。”箕与斗都为星宿名,一个像簸箕,一个像古代盛酒的斗。当它们同时出现在南方时,箕星在南,斗星在北。后用“南箕北斗”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

  • 不如意事常八九,可与人言无二三

    意谓人生不能尽合心意的事为数很多,以致能够和人开怀畅谈的事为数极少。这本是唐宋以来的熟语。语出《晋书.羊祜传》:“天下不如意,十恒居七八。”宋.黄庭坚《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》:“人生不如

  • 乳媪讥

    《宋史.何承天传》:“(承天)除著作佐郎,撰国史。承天年已老,而诸佐郎并名家少年。颍州荀伯子嘲之,常呼为弥母。”妳(nǎi同妳、奶)母,乳母也。宋朝何承天任命为著作佐郎,修撰国史,因他年老,诸同僚有人

  • 散仙

    道教称仙界没有官职的仙人为“散仙”。宋代张君房《云笈七签.斋戒》:“建斋请诸道士,烧香诵经,三日谢过,此人即得飞行升入云中,于景霄之上,受书为散仙人。”唐代韩愈《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落花行见寄并呈上

  • 烟笼寒水月笼沙

    笼:笼罩。 迷茫的烟月笼罩着清寒的水面和沙岸。 形容烟雾迷茫的水边月夜景色。语出唐.杜牧《泊秦淮》:“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”元.郑德辉《倩女离婚》二折:“傍水凹,折藕芽,见烟笼寒水月笼

  • 高步云衢

    衢:四通八达的大路。云衢:云间大道,旧时比喻仕途显达、顺利。郤诜(shēn),济阴单父(今山东单县)人。少博学,以对策而踏入仕途,所以《晋书》的作者高度评价了当时朝廷求贤于民间的这一做法。他说:“治理

  • 钗上燕

    同“钗燕”。唐李商隐《无题》诗之三:“多羞钗上燕,真愧镜中鸾。”

  • 闻鼓鼙之声,则思将帅之臣

    鼓鼙( ㄆㄧˊ pí ):乐器,即大鼓和小鼓,古时进军时用以激励士气。后借指战争。 国家有了战事,就会想到领军打仗的人。语出《礼记.乐记》:“君子听鼓辈之声,则思将帅之臣。”《汉书.陈汤传》:“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