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管窥蠡测

管窥蠡测

庄子.秋水》:“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,索之以辩,是直用管窥天,用锥指地也,不亦小乎!”汉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,以筳撞钟,岂能通其条贯、考其文理、发其音声哉?”后因以“管窥蠡测”比喻眼界狭小,见识短浅。明张纶林泉随笔》:“一耳目之管窥蠡测,又焉得遍观而尽识也。”


并列 从竹管里看天,用瓢量海水。比喻对事物观察了解狭窄片面。语本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。”《红楼梦》36回:“我昨儿晚上的话,竟说错了,怪不得老爷说我是‘~’!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肤浅。→管中窥天 管窥蛙见 管窥之见 也作“管蠡窥测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,索之以辩,是直用管窥天,用锥指地也,不亦小乎!”《文选·东方朔〈答客难〉》:“语曰: 以筦窥天,以蠡测海,以莛撞钟,岂能通其条贯,考其文理,发其音声哉?”

【今译】 从竹管里看天,只能看见天的很小一部分。用瓢来测量海水,也只能舀起海水的极少一部分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见识狭隘、浅陋; 或形容浅薄无法理解高深。

【典形】 测海、测海窥天、持蠡测海、管蠡、窥管、窥天、蠡测、以管窥天、酌蠡水、以蠡酌海、测蠡、测管蠡、管窥。

【示例】

〔测海〕 宋·陆海《秋夜读书示儿子》:“持蠡欲测海,遽复迫老死。”

〔测海窥天〕 唐·王维《能禅师碑》:“香饭未消,弊衣仍覆; 皆曰升堂入室,测海窥天。”

〔持蠡测海〕 唐·杜甫《赠特进汝阳王》:“谬持蠡测海,况挹酒如渑。”

〔管蠡〕 明·唐寅《怡古歌》:“君之此志无人识,我将管蠡聊窥测。”

〔窥管〕 清·唐孙华《寿王冰庵太守》:“末学聊窥管,洪波漫测蠡。”

〔窥天〕 唐·李乂《奉和幸三会寺应制》:“小臣叨下列,持管谬窥天。”

〔蠡测〕 唐·李商隐《咏怀寄秘阁旧僚》:“典籍将蠡测,文章若管窥。”

〔以管窥天〕 北周·庾信《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》:“以管窥天,以蠡酌海,盛德形容,岂陈梗概?”

〔酌蠡水〕 宋·李清照《词论》:“真如酌蠡水于大海,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。”


【词语管窥蠡测】  成语:管窥蠡测汉语词典:管窥蠡测

猜你喜欢

  • 冲天

    源见“一鸣惊人”。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。唐孟浩然《田园作》诗:“冲天羡鸿鹄,争食羞鸡鹜。”【词语冲天】   汉语大词典:冲天

  • 别墅围棋

    源见“围棋赌墅”。指当年谢安赌棋之别墅。宋 吴景伯《沁园春.登凤凰台》词:“问何人重向,新亭挥泪;何人更到,别墅围棋?”

  • 掷金声

    同“掷地金声”。清吴伟业《周栎园有墨癖漫赋》之一:“含香词赋掷金声,家住玄都对管城。”【词语掷金声】   汉语大词典:掷金声

  • 爱此君

    源见“子猷惜此君”。谓爱竹,表示爱竹的人情怀高雅。唐杜牧《题刘秀才新竹》诗:“不是山阴客,何人爱此君?”

  • 缄口结舌

    同“缄口”。明张煌言《上延平王书》:“乃殿下挟有为之资,值可为之势,而所为若是,则其将何所依倚?故不敢缄口结舌,坐观胜败。”见“钳口结舌”。鲁迅《坟·文化编至论》:“聪明英特之士,虽摘发新理,怀抱新见

  • 大斗出,小斗入

    西汉.司马迁撰《史记.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鲍牧与齐悼公有郄(同却,即隙),弑悼公。齐人共立其子壬,是为简公。田常成子(即田成子,又名陈恒)与监止俱为左右相,相简公。田常心害(妒忌)监止,监止幸于简公,权

  • 三耳

    宋张君房《脞说》载:传说隋 董慎被冥府追为右曹从事,召常州秀才张审通掌书记。慎令为判,申天府。有黄衫人持天符云所申不当。慎怒,以方寸肉塞其耳。审通再判之,后有天符来云甚允当。慎喜,命左右割去耳肉,令一

  • 仲连逃海

    源见“鲁连辞赏”。谓功高不居,高蹈不仕。唐刘长卿《送卢侍御赴河北》诗:“莫学仲连逃海上,田单空愧取聊城。”

  • 清渭浊泾

    犹“泾渭分明”。晋.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北有清渭浊泾,兰池周曲。”亦作“浊泾清渭”。唐.杜甫《秋雨叹》诗:“去马来牛不复辨,浊泾清渭何当分。”元.刘秉忠《木兰花慢.望月婆罗门引》词:“谁辨浊泾清渭,一任

  • 口有同嗜

    见“口之于味,有同嗜焉”。《五杂俎·人部三》:“~,常语也。”【词语口有同嗜】  成语:口有同嗜汉语大词典:口有同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