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拾带重还

拾带重还

源见“裴公还带”。喻拾到财物归还原主,不占为己有。《警世通言.吕大郎还金完骨肉》:“这不意之财,虽则取之无碍,倘或失主追寻不见,好大一场气闷。古人见金不取,拾带重还。我今年过三旬,尚无子嗣,要这横财何用!”


其他 比喻拾到财物重还物主。语本宋·丁用晦《芝田录·裴度》载唐·裴度拾得其妇人遗下三条宝带,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。裴度守候着还她。元杂剧有《裴度还带》。《警世通言》卷5:“古人见金不取,~。我今年过三旬,尚无子嗣,要这横财何用!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赞颂人物的品德方面。→拾金不昧


【词语拾带重还】  成语:拾带重还汉语词典:拾带重还

猜你喜欢

  • 凌波罗袜

    源见“洛神”。指美人的脚。五代牛希济《临江仙》词之九:“凌波罗袜轻,轻。烟笼日照,珠翠半分明。”

  • 璧池

    同“璧水”。唐罗隐《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》诗:“璧池清秩访燕台,曾捧瀛洲札翰来。”明何景明《观石鼓歌》:“璧池日月动华衮,奎阁星斗罗贞珉。”【词语璧池】   汉语大词典:璧池

  • 无地与怀王

    《史记.屈原列传》:“齐与楚从亲,惠王患之,乃令张仪详去秦,厚币委质事楚,曰:‘秦甚憎齐,齐与楚从亲,楚诚能绝齐,秦愿献商、於之地六百里。’楚怀王贪而信张仪,遂绝齐,使使如秦受地。张仪诈之曰:‘仪与王

  • 公荣豪

    源见“刘公荣”。称嗜酒豪饮。清 黄鷟来《春日过集蔡绳武斋头即事漫赋》诗:“倒冠每容山简醉,泥饮不碍公荣豪。”

  • 郑都官不爱之徒

    唐.郑谷《寄献狄右丞》诗:“逐胜偷闲向杜陵,爱僧不爱紫衣僧。”郑谷诗名盛于唐末,其诗号《云台编》,而世俗但称其官,为‘郑都官诗,。因郑诗中有“爱僧不爱紫衣僧”之句,后因以“郑都官不爱之徒”代指紫衣僧,

  • 胸中正,则眸子瞭焉

    眸( ㄇㄡˊ móu )子:眼珠。瞭( ㄌㄧㄠˇ liǎo ):明亮。 俗谓心正,眼睛就明亮。语出《孟子.离娄上》:“存乎人者,莫良于眸子。眸子不能掩其恶。胸中正,则眸子瞭焉。”《聊斋志异.仙人

  • 鸣凤飞

    《左传.庄公二十二年》:“初,懿氏卜妻敬仲,其妻占之,曰:‘吉,是谓凤皇于飞,和鸣锵锵。有妫之后,将育于姜。五世其昌,并正于卿。八世之后,莫之与京。’”晋.杜预注:“雄曰凤,雌曰皇,雄雌俱飞,相和而鸣

  • 烹鲤得书

    源见“鱼传尺素”。借指接到亲友书信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外舅喜王正仲三丈奉诏相南兵回至襄阳见过》之二:“烹鲤得书增目力,呼儿扶立候门前。”

  • 锦囊

    源见“锦囊佳句”。借指诗作。宋杨万里《云龙歌赠陆务观》:“金印斗大值几钱?锦囊山齐今几篇?”清赵翼《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》:“锦囊幸免遭投厕,红袖知谁肯拂尘?”【词语锦囊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夜以接日

    见“夜以继日”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下一》:“今齐国丈夫耕,女子织,~,不足以奉上。”【词语夜以接日】  成语:夜以接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