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士之隗
源见“黄金台”。指礼聘贤才的信号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帅阃宾贤》:“大人今日此举,正是九九见收,以逵为招士之隗。”
源见“黄金台”。指礼聘贤才的信号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帅阃宾贤》:“大人今日此举,正是九九见收,以逵为招士之隗。”
源见“弹冠相庆”。喻指引荐朋友入仕。清黄景仁《怀方仲介闵中》诗:“夙负王贡约,今阻羊 何俦。”
源见“黑头公”。指年少有为。唐李白《悲歌行》:“还须黑头取方伯,莫谩白首为儒生。”
南海鲛人泣时泪下成珠。汉代郭宪《洞冥记》:相传吠勒国去长安九千里,在日南,“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,宿于鲛人之舍,得泪珠,则鲛所泣之珠也。亦曰‘泣珠’。”南朝齐祖冲之《述异记》:“南海中有鲛人室,水居如鱼
同“山鸡舞镜”。南朝 陈徐陵《鸳鸯赋》:“山鸡映水那自得,孤鸾照镜不成双。”见“山鸡舞镜”。南朝陈·徐陵《鸳鸯赋》:“~那自得,孤鸾照镜不成双。”【词语山鸡映水】 成语:山鸡映水汉语大词典:山鸡映水
同“豹成文”。宋杨亿《偶作》诗:“只羡泥涂龟曳尾,翻嫌雾雨豹成章。”
见〔裂冠毁冕,拔本塞源〕。见“拔本塞原”。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:“夫~之论不明于天下,则天下之学圣人者,将日繁日难,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。”→釜底抽薪↔缓不济急【词语拔本塞源
同“梅花点额”。清蒲松龄《为螽斯与孙咸吉启》:“春深金屋,梅花点上苑之妆;日射琼楼,雪窗映玉台之采。”
源见“分虎竹”。指发兵征调的虎符与竹使符。唐李白《出自蓟北门行》:“虎竹救边急,戎车森已行。”【词语虎竹】 汉语大词典:虎竹
《左传.昭公十二年》:“左史倚相趋过。王曰:‘是良史也,子善事之。是能攻《三坟》、《五典》、《八索》、《九丘》。’”晋.杜预注:“倚相,楚史名。”春秋时,楚国有史臣名倚相,博学多才,以熟读古籍著称。后
源见“九五飞龙”。喻指帝王的兴起或即位。《文选.张衡〈东京赋〉》:“我世祖忿之,乃龙飞白水,凤翔参墟。”薛综注:“龙飞凤翔,以喻圣人之兴也。”唐刘知幾《史通.叙事》:“邦国初基,皆云草昧;帝王兆迹,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