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

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

好( ㄏㄠˋ hào ):爱好。 我不曾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。 原是孔丘讥刺卫灵公宠幸南子的话。 后也泛指世人好色重于好德。语出《论语.子罕》:“子曰:‘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’”同书《卫灵公》引同。元.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四折:“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。先生独非人乎?独无人情乎?”也引作〔未见好德如好色者〕。《后汉书.宋弘传》:“弘当宴见,御坐新屏风,图画美女,帝数顾视之。弘正容言曰:‘未见好德如好色者。’帝即为彻之。”晋.阮籍《咏怀诗》:“交甫怀环佩,婉娈有芬芳,猗靡情欢爱,千载不相忘。……如何金石交,一旦更离伤”沈约注:“婉娈则千载不忘,金石之交,一旦轻绝。未见好德如好色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州

    源见“羊昙泪”。代指谢安。宋周密《龙吟曲.赋宝山园表里画图》词:“东山杖履,西州宾客,笑谈风雅。”【词语西州】   汉语大词典:西州

  • 青乌子

    源见“青乌”。传说中古代堪舆家,或说黄帝时人,或说秦 汉时人。《广韵.平青》引汉应劭《风俗通》:“汉有青乌子,善数术。”唐柳宗元《伯祖赵郡李夫人墓志铭》:“子孙百代承灵祉,谁之言者青乌子。”【词语青乌

  • 投木报琼

    《诗.卫风.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投我以木李,报之以琼玖,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”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。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

  • 瓜分豆剖

    同“豆剖瓜分”。宋李清照《词论》:“五代干戈,四海瓜分豆剖,斯文道熄。”廖仲恺《辞财政部长职通电》:“厘捐粮税悉为各军截收,赌饷烟捐亦由各军支配。是全省税收,业已瓜分豆剖,点滴无遗。”见“瓜剖豆分”。

  • 鸡犬升天

    源见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借指成仙远逝。清蒋士铨《第二碑.上冢》:“苍苔满径,残碑一棱。漫携他鸡犬升天,作贱这胭脂埋井。”主谓 连鸡和狗都能跟着升天。比喻一个人有了权势,依附于他的人也跟着得势。语出

  • 通仙籍

    《真人周君传》:“紫阳真人周义山,字委通,汝阴人也。闻有栾先生,得道在蒙山,能读《龙峤经》,乃追寻之。入蒙山,遇羡门子……君乃再拜叩头,乞长生要诀。羡门子曰:‘子名在丹台玉室之中,何忧不仙?远越江河来

  • 乞食子

    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(韩信)始为布衣时,贫无行,不得推择为吏,又不能洽生商贾,常从人寄饮食,人多厌之者。”韩信未发迹前,不得为吏,又不能经商,一度生活极为困难,常常寄人门下,求得饮食,故被后人称为

  • 青陵乌

    源见“相思树”。指交颈而鸣的相思鸟。元 杨维祯《匹乌曲》:“结生不作白头伴,结死须作青陵乌。”

  • 草檄征辽

    《隋书》卷六七《虞世基传》:“虞世基字茂世,会稽余姚人也。……世基至省,方为勅书,日旦百纸,无所遗谬。辽东之役,……又下伐辽之诏。”隋炀帝时,曾大举征伐辽东,据《隋书》记载,共发十二军,号称雄兵二百万

  • 木罂渡军

    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六月,魏王豹谒归视亲疾,至国,即绝河关反汉,与楚约和。……八月,以(韩)信为左丞相,击魏。……信乃益为疑兵,陈船欲渡临晋,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,袭安邑。魏王豹惊,引兵迎信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