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吴中四才子

吴中四才子

明代中叶徐祯卿、祝允明、唐寅、文征明四人齐名,都是吴中(苏州府别称)地区才气横溢的文人,人们称之为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徐祯卿(1479-1511年),字昌毂(gǔ谷),弘治进士,官国子监博士。与李梦阳等并称“前七子”。主张复古。论诗主情致,其诗风格清朗,少数作品指陈时事,隐寓讽刺之意。祝允明(1460-1526年),字希哲,号枝山,弘治举人。官广东兴宁知县,迁应天府通判。能诗文,工书法。小楷学钟繇、王羲之;狂草学怀素、黄庭坚。笔势劲健,又能出入变化,自成面目,为当时书家代表。唐寅(1470-1523年),字伯虎,一字子畏,号六如居士,桃花庵主等,少与张灵相善,学画于周臣。后结交沈周、文征明等,切磋文艺。年29中乡试第一,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。后游历名山大川,致力绘事,卖画为生。赋性疏朗,放逸不羁。擅画山水,并工人物、花鸟,工笔、写意俱佳。兼善书法,能诗文。文征明(1470-1559年),初名璧,以字行,后更字征仲,号衡山居士。以岁贡生荐试吏部,任翰林院待诏,后辞官归。诗文书画皆工,尤以画名。最善山水,兼工花卉、兰竹、人物等,影响甚大,称“吴门派”。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。

【出典】:

明史》卷286《文苑列传二·徐桢卿传》7351页:“祯卿少与祝允明、唐寅、文征明齐名,号‘吴中四才子’。”


【词语吴中四才子】   汉语词典:吴中四才子

猜你喜欢

  • 截镫留鞭

    五代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上“截镫留鞭”:“姚元崇(旧题唐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六录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作“姚崇”。按:姚崇字元之,唐陕州硖石人,历任武后、睿宗、玄宗朝宰相)初牧荆州,三年受代日,阖境民

  • 变本加厉

    南朝 梁萧统《〈文选〉序》:“盖踵其事而增华,变其本而加厉,物既有之,文亦宜然。”本意为比原来更加发展。后多形容情况比原来更加严重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六八回:“大约当日河工极险的时候,曾经有人提倡

  • 道安

    南朝.梁.释慧皎《高僧传》卷五:“释道安,姓卫氏,常山扶柳人也。家世英儒,早失覆荫,为外兄孔氏所养,年七岁读书,再览能诵,乡邻嗟异。至年十二出家,神性聪敏……至邺,入中寺,遇佛图澄,澄见而嗟叹。”“安

  • 翾风回雪

    形容舞姿轻盈优美。翾风:飘风。清代洪升《长生殿.舞盘》:“逸体横生,浓姿百出,宛如翾风回雪。”【词语翾风回雪】  成语:翾风回雪

  • 九万奋飞

    同“九万抟扶”。宋王安中《安阳好》词之四:“岁岁青衿多振露,人人彩笔竞腾虹,九万奋飞同。”

  • 治平

    源见“修齐治平”。谓治国平天下。清侯方域《南省试策》之三:“太子异日有天下之责者也。但得青宫读书,辨古今兴亡,识人才邪正,足以治平耳矣。”【词语治平】   汉语大词典:治平

  • 当阳癖

    源见“左传癖”。晋杜预曾受封当阳县侯。后以“当阳癖”泛指嗜读古书。清陈维崧《满江红.赠溧阳王参戎》词:“笑军中、缓带惯繙书,当阳癖。”

  • 曲全

    《老子》:“曲则全,枉则直。”后以“曲全”谓委曲求全。《庄子.天下》:“人皆求福,己独曲全。”宋黄庭坚《和邢惇夫秋怀》:“天道当曲全,小智惊后患。”亦指委曲成全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重损己资,曲

  • 和氏泪

    同“和玉悲”。唐刘得仁《送友人下第归觐》诗:“莫将和氏泪,滴著老莱衣。”

  • 扪虱高风

    源见“扪虱而谈”。指不畏权势的豪士风度。宋严仁《蝶恋花.快阁》词:“千古文章黄太史,扪虱高风,长照冰壶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