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单父鸣琴

单父鸣琴

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指善于任人而治。清袁枚《书戒石》诗之六:“何以写心,单父鸣琴;无以为家,河阳种花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吕氏春秋·察贤》:“宓子贱治单父,弹鸣琴,身不下堂而单父治。巫马期以星出,以星入,日夜不居,以身亲之,而单父亦治。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,宓子曰:‘我之谓任人,子之谓任力。任力者故劳,任人者故逸。’”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二、汉·刘向《说苑·政理》等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孔子的弟子宓不奇,字子贱。他治理单父,身不下公堂,只抚琴弹曲,就治理得很好。巫马期治理单父,披星戴月,夜以继日,事必躬亲,也治理得很好。巫问宓这里面的缘故。宓说:“我的作法可谓用人,而你可谓用力。用力者自然辛苦,用人者当然安逸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誉地方官吏政清事简,治理有方; 也借指担任县令等地方官。

【典形】 宓贱琴、宓弦、宓于弹琴、鲁宓、鸣琴、鸣琴单父、鸣弦、鸣弦坐、琴歌、琴堂、单父鸣琴、单父琴、弦挥单父、子贱歌、子贱琴、琴声单父宰、弹琴高堂、易俗张琴、山县弹琴、单父时、子贱堂。

【示例】

〔宓贱琴〕 唐·耿��《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》:“灞涘袁安履,汾南宓贱琴。”

〔宓弦〕 唐·骆宾王《上瑕丘韦明府启》:“而乃调理宓弦,烹鸡屈涵牛之量。”

〔宓子弹琴〕 唐·杜甫《题终明府水楼》:“宓子弹琴邑宰日,终军弃繻英妙时。”

〔鲁宓〕 唐·高适《酬裴员外以诗代书》:“所思在畿甸,曾是鲁宓侪。”

〔鸣琴〕 唐·李白 《赵公西侯新亭颂》:“而后鸣琴二邦,天下取则; 起草三省,朝端有声。”

〔鸣琴单父〕 清·归庄《赠县令胡侯》:“重公雅谊推三世,一听鸣琴单父堂。”

〔鸣弦〕 宋·王安石《席上赋得然字》:“邂逅都门谁载酒,萧条江县去鸣弦。”

〔鸣弦坐〕 宋·黄庭坚《和孙公善李仲同》:“不能鸣弦坐,颇似巫马期。”

〔琴歌〕 清·唐孙华《过上洋》:“椎击民风健,琴歌吏治难。”

〔琴堂〕 元·徐再思《蟾宫曲·送沙宰》:“岐麦林桑,渡虎驱蝗,人颂甘棠,春满琴堂。”

〔单父鸣琴〕 唐·高适《同房侍御山园新亭》:“灌坛有遗风,单父多鸣琴。”

〔单父琴〕 唐·杜甫《赠裴南部》:“尘满莱芜甑,堂横单父琴。”

〔弦挥单父〕 唐·骆宾王《上郭赞府启》:“弦挥单父,弼清韵于嵇琴。”

〔子贱歌〕 晋·潘岳 《河阳县作》:“位同单父邑,愧无子贱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帝

    同“赤帝子”。《汉书.王莽传上》:“赤帝 汉氏 高皇帝之灵,承天命,传国金策之书,予甚祗畏。”唐鲍溶《沛中怀古》诗:“烟芜歌风台,此是赤帝乡。”【词语赤帝】   汉语大词典:赤帝

  • 铜臭

    《后汉书.崔寔传》:“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,得为司徒……烈于是声誉衰减。久之不自安,从容问其子钧曰:‘吾居三公,于议者何如?’钧曰:‘大人少有英称,历位卿守,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;而今登其位,天下失望。

  • 蚊睫

    源见“鹪巢蚊睫”。比喻极小的处所。宋周孚《赠萧光祖》诗:“田园一蚊睫,书卷百牛腰。”【词语蚊睫】   汉语大词典:蚊睫

  • 卧辙攀辕

    同“攀辕卧辙”。宋史浩《点绛唇》词:“千里欢谣,使君美政高三辅。沸天箫鼓,笑拥锋车去。卧辙攀辕,漫拟双旌住。”【词语卧辙攀辕】  成语:卧辙攀辕汉语大词典:卧辙攀辕

  • 扶摇九万里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形容气象雄伟。金元好问《游泰山》诗:“扶摇九万里,未可诬《齐谐》。”

  • 为鱼缘木

    源见“缘木求鱼”。喻徒费力气做办不到的事。唐温庭筠《病中书怀呈友人》诗:“未能鸣楚玉,空欲握隋珠。定为鱼缘木,曾因兔守株。”

  • 肉飞仙

    《隋书.沈光传》:“光少骁捷……初建禅定寺,其中幡竿高十余丈,适遇绳绝,……光以口衔索,拍竿而上,直至龙头。系绳毕,手足皆放,透空而下,以掌拒地,倒行数十步,观者骇悦,莫不嗟异,时人号为‘肉飞仙’。”

  • 鱼封雁帖

    源见“鱼传尺素”、“雁足书”。泛指书信。《吴骚.步步娇.闺怨》:“湘江竭,燕山截,断鱼封雁帖。”并列 书信。《南宫词纪·绛都春·四时怨别》:“伤秋宋玉悲何切,盼征鸿在天外行列,顿寄却~。”△略偏褒义,

  • 望梅消渴

    同“望梅止渴”。宋赵长卿《好事近》词:“犹胜望梅消渴,对文君眉蹙。”见“望梅止渴”。【词语望梅消渴】  成语:望梅消渴

  • 鳞次相比

    见“栉比鳞次”。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神奇》:“细视之,乃群小蛤,~,绸缪巩固。”【词语鳞次相比】  成语:鳞次相比汉语大词典:鳞次相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