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十六天魔舞

十六天魔舞

天魔:佛教语,又名天子魔。指深著世间乐,又憎嫉一切贤圣涅槃道法者。舞:舞蹈。此典谓元顺帝怠于朝政,崇信藏传佛教,命16名宫女装扮天魔舞蹈以行乐。元顺帝(1320-1370年),名妥欢贴睦尔,明宗和世子,元朝最后一位皇帝。幼年父母被害,身遭远谪。即皇帝位初,受制于权臣和太后。不久,铲除权臣燕贴木儿和伯颜的势力,重用丞相脱脱,励精图治,希企有所作为。终因积弊太深,求治失败。至正十一年(1351年),各地红巾军等起义爆发,妥欢贴睦尔颓废失意,崇信吐蕃佛教,聊以自我解脱。他命令三圣奴等16名宫女,以典型的藏族装束,扮作十六天魔,垂发辫数根,戴象牙佛冠,身披缨络大红绡金长短裙及金杂袄、云肩等,唱《金字经》,舞雁儿舞。另以11人伴奏,乐器则汉藏合壁,有龙笛、头管、小鼓、筝、、琵琶、笙、胡琴、响板、拍板等。每遇宫中有佛事,十六天魔女就翩翩起舞。妥欢贴睦尔对十六天魔舞甚是迷恋,对装扮天魔的宫女三圣奴等也倍加宠幸,如醉如痴。还打破五日一移宫的制度,掘地道在幸天魔舞女,以夜作昼,纵欲无度。

【出典】:

元史》卷43《顺帝本纪六》918、919页:“时帝怠于政事,荒于游宴,以宫女三圣奴、妙乐奴、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,名为十六天魔,首垂发数辫,戴象牙佛冠,身被缨络、大红绡金长短裙、金杂袄、云肩、合袖天衣、绶带鞋袜,各执加巴剌般之器,内一人执铃杵奏乐。又宫女一十一人,练槌髻,勒帕,常服,或用唐帽、窄衫。所奏乐用龙笛、头管、小鼓、筝、、琵琶、笙、胡琴、响板、拍板。以宦者长安迭不花管领,遇宫中赞佛,则按舞奏乐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叶子奇《草木子》卷3《杂制篇》:“其俗有十六天魔舞,盖以朱缨盛饰美女十六人,为佛菩萨相而舞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缠头客

    源见“缠头”。指寻花问柳之人。清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五:“〔颜鉴堂〕《题楚莲香》云:‘蝶蜂也似缠头客,乱逐游踪上下狂。’”【词语缠头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缠头客

  • 鹤乘车

    同“鹤乘轩”。宋陆游《题舍壁》诗之一:“尚憎驽恋栈,肯羡鹤乘车?”【词语鹤乘车】   汉语大词典:鹤乘车

  • 冠凌烟

    源见“凌烟阁”。谓建立功勋,名垂史册。宋张元幹《挽少师相国李公》诗之三:“如公真徇国,绘像冠凌烟。”

  • 将归操

    见“陬操”条。【词语将归操】   汉语大词典:将归操

  • 公荣豪

    源见“刘公荣”。称嗜酒豪饮。清 黄鷟来《春日过集蔡绳武斋头即事漫赋》诗:“倒冠每容山简醉,泥饮不碍公荣豪。”

  • 丙吉问牛

    丙吉(?-前55年)字少卿,鲁国(今山东曲阜)人,西汉大臣。汉宣帝时任丞相,封博望侯。丙吉常到各地巡视,了解民情。一次到乡间视察,途中遇到百姓间发生群殴,死伤者横陈路旁。丙吉见后,并不过问,随行官吏对

  • 溟鹏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喻前程远大的人。唐韩愈《送侯参谋赴河中幕》诗:“收绩开史牒,翰飞逐溟鹏。”【词语溟鹏】   汉语大词典:溟鹏

  • 踆兔

    同“玉兔”。清程晋芳《游太学观石鼓》诗:“赤乌踆兔犹朦胧,六经聚讼如蚁丛。”【词语踆兔】   汉语大词典:踆兔

  • 赵壹囊

    源见“一囊钱”。泛指贫士的钱囊。宋陆游《次韵郑盱眙见寄》:“两章英妙同时到,赵壹囊中却未贫。”

  • 寡众不敌

    见“寡不敌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