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明末清初浙东学者黄宗羲及其弟宗炎、宗会。《清史稿.黄宗羲传》谓黄宗羲与“弟宗炎、宗会,并负异才,自教之,有‘浙东三黄’之目。”
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形容乐曲声高亢激越。《儒林外史》五五回:“荆元慢慢地和了弦弹起来,铿铿锵锵,声振林木。”见“声动梁尘”。《儒林外史》55回:“荆元慢慢的和了弦,弹起来,铿铿锵锵,~。”【词语声振林木
见〔相逢尽道休官好,林下何曾见一人〕。
源见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比喻处于从属卑下地位。唐元稹《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》:“那能作牛后,更拟助洪基。”清汪懋麟《除夕前三日陈学士招饮寓斋》诗:“低眉望牛后,徒为志士哗。”【词语牛后】 汉
《初学记》卷二十九晋.郭颁《魏晋世语》:“司马宣王(懿)辟周泰为新城太守,钟毓谓泰曰:‘君释褐登宰府,乞儿乘小车,一何驶?’”又《三国志.魏书.邓艾传》附《周泰传》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宣王为泰会,使
源见“苏秦六印”。谓先傲慢而后恭敬。多指人势利。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十八:“帝以媪前倨后恭诘之,曰:‘公贵不可言也。’”《西游记》五一回:“旁有葛仙翁笑道:‘猴子何前倨后恭?’”其他 起先傲慢,后来
南朝宋.刘义庆《幽明录》:“汉明帝永平五年,剡县刘晨、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,迷不得返。”“山上有一桃树,大有子实,而绝岩邃涧。”(遇二仙女)“便呼其姓,如似有旧,乃相见忻喜。问:‘来何晚邪?”因邀至家
《论语.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‘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’”这句话意思是:孔子在河边散步,看着不停的的流水说:“一切过往不息的事物,就像这流水一样,流逝,流逝,不分昼夜地流逝而去。”后因用为感慨事物不断
《汉书.夏侯胜传》:“胜每讲授,常谓诸生曰:‘士病不明经术;经术苟明,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。学经不明,不如归耕。’”唐.颜师古注:“地芥,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。俯而拾之,言其易而必得也。青紫,卿大夫之服
同“逝川”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姑妄听之一》:“舞衫歌扇,仪态万方,弹指繁华,总随逝水。”【词语逝水】 汉语大词典:逝水